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 台北夜間市長-蘇誠修

在研究78-2空間設計中,意外發現In House 這間知名的
Lounge Bar是由另一位封為台北夜間市長的空間設計師
所設計,這樣的形容讓我感到好奇,市長還有分日、夜
間的嗎?



他,就是蘇誠修,一手催生了三十家夜店,他的一舉一
動,都牽動著台北的夜生活。蘇誠修最初學習土木工程,
畢業後原先單純的從事室內設計,直到26歲成立設計工
作室,隨著案子增多,知名度迅速擴增,繁瑣的管理問
題接踵而來,因此在30歲前夕,他停下來重新思索自己
的設計事業、生活型態,決定掙脫室內設計師每天跑工
地、四處奔波尋找案源的方式,萌生藉作品獲取認同進
而吸引客戶主動上門的靈感。這一投入,蘇誠修17年間
的開店不斷,從一開始的Roxy到現今的In house,雖然
都曾狠心轉手賣店,不過每個作品都代表當時最時髦的
夜間娛樂場所。

在這般成功的事業轉型後,錢財並不是最大的收穫,而
是能擁有充裕的空間和時間,他曾說過:『設計師必需
擁有能歌善舞的創意和能力,創意就是藉著優沃的精神
涵養作後盾,將生活經驗與態度具像化的表現。』,簡
單來說,創作並不是苦悶設計,應該要在生活中細細體
會與收藏,適當時機將它重現。如每一家店的樣貌,都
源自蘇誠修的生活體驗,就In house來說是順應基地本
身特色而發揮,空間融入南歐旅行所體會的熱情氛圍。
外界對蘇誠修的評價多半是商業空間設計的眼光精確得
令人驚訝,問他如何培養豐富經驗,他說:『他只是將
自己感性的特質發揮。』在生活中去觀察人,是他很喜
愛、最重視的習慣,透過觀察去感受社會脈動、大眾生
活型態的轉變與需求,形成設計靈感的重要來源。

原先我猜想他成功的滿足現代社會人想找個釋放工作壓
力的私密空間,應是在他多元的體驗夜店後,深入其中,
激盪出一個個令人驚豔的成果。有趣的是,其實這位
「夜店教父」本身並不主動參與絢爛的夜店社交圈,反
而貪戀個人的生活空間。或許只要透過關注大環境,從
生活中思索,會比身處夜店來得更多體驗。



‧In house場景
In house
時尚聖地釀織者 蘇誠修


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 認識宮重文

離開了陳義郎的工作室,步行到對面是另一知名陶藝
工作者〝宮重文〞的工作室,紅紅的磚牆在滿是綠地
的小山坡上其實很搶眼,聽說可是拍婚紗的最佳處。

【宮重文】
1961  生於台中縣
1984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
1989  台灣省立美術館—當代陶藝術
1992  國立歷史博物館—國際陶藝展
1993  文建會—台北世貿國際傳統工藝大展
1994  文建會—台北國際陶瓷博覽會
1995  台北玄門畫廊—雕塑五行聯展
1996  任台灣陶藝展評審委員
1998  任南瀛美展評審
1999  任新竹縣美展評審
2001  獲中興文藝獎章



這屋子真的很漂亮,有種古堡的感覺。



右為陳義郎,左為宮重文。





屋子隨處可見陶藝品。





屋子的玄關處,一進來就很有藝術味。




在這裡我們與宮重文聊了很久,喝著他親手泡的東方美
人茶,用著他親手創作的陶杯,現在的他也開始對園藝
產生了興趣,他說:「玩花的男人不會變壞。」,哈。
這不是我第一次造訪三義,但又對三義又有重新的認識,
這裡古老的舊鐵道、淳樸悠靜的鄉野氣息不只吸引我們這
些觀光客,在山林、田野間或小溪處,也吸引了這些喜愛
遠離塵囂的藝術家,在與大自然的對話中,任何都成了信
手拈來的創作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