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讀後心得


華特‧班雅明 /著
許綺玲 /譯
台灣攝影工作室 出版1999年1月 (初版二刷)


●●在影像閱讀開出的書單中,我將這本書翻閱了好幾遍,這是一本出版十年的小書,是收集了關於華特‧班雅明攝影世界的兩篇文章,分別是《攝影小史》與《機器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靈光」是這本書的核心概念,剛開始閱讀時十分不解這兩個字的意思,後來看見班雅明為「靈光」定義,才好像體會了那麼一點,華特‧班雅明說:「遙遠之物的獨一顯現,雖遠,仍如近在眼前。靜歇在夏日正午,延個地平線那方山的弧線,或順著投影在觀者身上的一節樹枝,這就是在呼吸那遠山、那樹枝的『靈光』」。
●●這種講究「靈光」的藝術確實掌握了攝影最初期的美學觀,早期攝影之所以具極大價值,主要的原因是被攝者曝光的時間很長,當時的感光物質需要常時間的曝光,才能抓住光影,班雅明也引出歐立柯 (Orlik) 談早期相片的話,「能產生更深刻更持久的影響力,主要的原因是被攝者曝光的時間很長,久久靜止不動而凝聚出綜合的表情。」,因此,拍攝者與被攝者都需有十足的耐心完成一張照片,更要有著嚴肅的態度,人們對影像存著敬意,在光的限制下,被攝者更顯專注,好讓自己的影像走入攝影機,走入永恆。
●●班雅明告訴我們,攝影這種留住瞬間光影的技術,遠溯自達文西以來就知道怎麼去做,初發明時,攝影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新奇玩意,或者是人像畫的輔助工具,那時的攝影,自然還不被承認是一門藝術。直到十九世紀初期,才發展出較方便複製的手法,卻也使攝影技術得以快速發展。 攝影技術快速普及,隨曝光時間縮短,曝光度清晰度的提昇,被拍攝物強烈明確的衝擊觀看者的雙眼,「靈光」漸漸的也就被攝影師摒除了。「靈光」消逝後,相片中曖昧模糊的特質不再存在,加上底片修飾法漸漸普及後,品味也就急速降低,尤其是攝影沙龍開始學會添加虛假的背景與物品,讓被攝者喬裝在某種情境或角色裡,大大破壞了相片的價值,這就是使得班雅明對於靈光的消逝感到懼怕最大的原因吧。
●●數位時代的來臨,的確會使人們掉進科技發達的迷思裡,影像的氾濫,只要有修繪圖軟體,複製自己已經不足為奇,班雅明擔心的靈光的消逝,我想其實等於擔心人的價值消逝。廣告就是這樣,目的是為了促銷商品而非真正感動人,能夠促進商業行為交換的運作下,利潤成了前提。可能因為時代的導向,這是個需要包裝的社會,但班雅明的靈光倒是給了我啟示,複製時代的來臨,不禁讓我思考萬一有一天複製人出現在我眼前,那時該怎麼辦?

●●
●●
●●

沒有留言: